画名无言诗,所贵存天和。包含物之理,方外手可摩。
赵君图画手,前辈诚无多。吴缣二三尺,意马挥干戈。
画水有清意,凉风皱微波。画山无著色,岱宗夫如何。
浮图寺之表,舴艋岩之阿。披图一回首,逸兴高嵯峨。
纷纷名利人,尘土双鬓皤。我亦在其间,岁月空蹉跎。
林泉有馀兴,从此归渔蓑。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441篇诗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吴宫二月莺,啼乱金阊柳。游子长安归,春风吹鹢首。
鹢首重重桃李花,枫桥塘上故倡家。绿水依然绕阡陌,青楼忽听弹琵琶。
琵琶声出垂杨里,李延年家高髻姊。自言有客深自藏,落魄江东虎头子。
拍浮濡首酒池中,何为染指阿房美。平生痴绝将无同,我辈钟情乃如此。
相逢不赋子之还,对酒高吟娇女篇。兴来不用常杯酌,其奈囊空无一钱。
君不见马长卿,临邛一往有深情。又不见阮仲容,鲜卑之婢累骑从。
尝闻古人贵达节,区区礼岂为我设。少年行乐须及时,飞花转眼纷如雪。
还惜昂藏一丈夫,凭陵啸傲高阳徒。麟阁荣名常在不,首阳饿死何为乎。
君不见高帝兴师净朔方,我文亲亦御戎行。徵兵尽选三河少,校士争收六郡良。
万骑旌旂纷蔽日,千群组练凛凝霜。骠骑积弩号将军,耀武宣威志立勋。
阵前杀气骄难近,幄内奇谋秘莫闻。一朝受脤出萧关,百战长驱事马鞍。
雪晦阴山乘夜袭,天横北斗向南看。按辔俄传劳细柳,飞书已报下皋兰。
君王神武由天锡,都护材雄总无敌。长戈大剑耀星芒,昼仆旌旗夜夺壁。
凿空开域路应赊,置亭列障遂踰沙。博望从来能许国,嫖姚自誓不言家。
奏凯班师截海外,共贺黄图亘地界。铭功刊石纪龙飞,解甲韬弓罗虎拜。
此时高会坐明堂,登歌献寿乐无疆。越巂探输陈异物,巴俞角抵尽来王。
世变堪嗟己巳间,白登愁睹翠华还。不闻更上金城略,但教常闭玉门关。
王者之宝在土地,辛苦成功可轻弃。先皇遗却平城忧,谋臣徒守珠崖议。
百年慷慨有书生,每过湟中气不平。非求燕颔封侯易,翻思马革裹尸轻。
不识忌讳尔何戆,可怜身死名俱丧。朱生肯讼伏波冤,魏文犹寝中山谤。
只今边徼有烟尘,寄言韩相好和亲。纵使分麾思命将,不知投笔竟何人。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