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周权
南楼剧饮,梦到清虚府。曲听霓裳难记谱。缥缈白鸾飞舞。
桂花枝上秋光。翠云影里疏黄。殿冷姮娥不闭,人间散与清香。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357篇诗文
黄草道衣赞
宋代:刘一止
何草不黄,谁其纺绩。持以售人,得不偿力。居士少贱,组丽是饰。
力贫作奢,终愧于色。居士老愚,山泽放逸。下泽有车,登山着屐。
被此草衣,相羊自适。倦鹄依林,野麋卧石。维此草黄,不失士职。
不以本然,随彼染习。戒哉居士,服之无斁。馀年几何,以永厥德。
思乡
明代:陈繗
水隔江河云隔空,几番离思水云中。乡关日暮知何处,云自西飞水自东。
六月廿九日喜雨
明代:陶宗仪
六月三旬旱,炎威酷吏犹。廿年无此热,一雨近初秋。
田亩尘随伏,禾苗病向瘳。丰登还可望,生计尚堪谋。
倚楼
明代:谢榛
应接妨诗兴,淹留倍旅情。别家仍有累,浮世岂须名。
山远暮霞色,林疏秋雨声。此楼非我室,愁思度阴晴。
楚归笃观侄请酒不往
明代:黄公辅
楚客归来可共酬,意中其奈恨难收。昔年杯里荆浮紫,此日庭边鹡语啾。
惆怅有怀依梦草,趑趄无路避西州。眼前尽是伤心处,那得开眉对酒瓯。
哭黎惟敬二首 其一
明代:欧大任
南北销魂已黯然,谁知掩泪向江天。伤心别路三千里,回首浮云五十年。
粤隐独先持海钓,楚游曾约问泷船。他时纵听邻人笛,只在山阳竹树边。
宝印寺
明代:杨慎
曲径馀榛路,穹碑剥藓痕。空廊僧不住,邻媪为开门。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宋代:司马光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