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应德茂游吴纪事二绝 其二

元代袁桷

听鹤鸳湖晓,呼猿鹫岭昏。十年南北恨,无语独销魂。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29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歌风台和李提举韵

元代揭傒斯

万乘东归火德开,汉皇曾此宴高台。沛中父老讴歌入,海内英雄倒载回。

汤沐空馀清泗在,风云犹似翠华来。穹碑立断苍烟上,静阅人间几劫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客居呈弱侯三篇 其三

明代陈第

玄枵日雨雪,羲御如潜匿。庭树凄以摧,朔风吹不息。

晨起拥孤衾,咄嗟已昏黑。蓬径绝来踪,咏歌写胸臆。

缅想丈人徒,辛勤甘自力。贫老荣启期,拾穗意亦得。

嗟余独何人,无事坐安食。时与同心朋,一杯论稼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口僧房

明代李之世

洞口莽回复,石径亦盘纡。茆茨藏山腹,云是老僧居。

问僧何名氏,住山几臈馀。岁月浑不记,暗想结茆初。

檐树高于屋,草长没阶除。自来此山住,迥与世人疏。

下山为汲水,入园为摘蔬。同在山中人,不到老僧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赵仲穆画马 其二

明代杨士奇

十二天闲总骏才,追风蹑景是龙媒。曾随六御临关塞,亲过流沙万里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黄应初山人二首 其二

明代王慎中

举尊酬汝知何用,涓滴曾流地下无。星象还天仍是酒,姓名著谷定称愚。

解酲誓妇留今语,藏画誇神守故厨。返几桑扈真长已,双泪空垂杨子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义民寻弟诗

清代阿克敦

兄弟他乡遇,关河故国非。几年悲远别,此日更相依。

暮雪迷山径,边风冻日晖。人归宁古塔,和气满庭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铁门

清代吕公溥

乌鸟巢深枝,游子走长路。一鸣桃花开,再鸣春山暮。

茅舍多行客,谁不乐欢聚。夜短梦偏长,梦里还家去。

才游何便归,欲语声吞吐。窗外鸡声来,天边雁声度。

鸡喜报晨昏,雁飞知何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全师惠诗

宋代郭祥正

十里湖山紫翠秋,师居独占一岩幽。谈经已许分吾坐,更有新诗索献酬。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