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291篇诗文
玄枵日雨雪,羲御如潜匿。庭树凄以摧,朔风吹不息。
晨起拥孤衾,咄嗟已昏黑。蓬径绝来踪,咏歌写胸臆。
缅想丈人徒,辛勤甘自力。贫老荣启期,拾穗意亦得。
嗟余独何人,无事坐安食。时与同心朋,一杯论稼穑。
洞口莽回复,石径亦盘纡。茆茨藏山腹,云是老僧居。
问僧何名氏,住山几臈馀。岁月浑不记,暗想结茆初。
檐树高于屋,草长没阶除。自来此山住,迥与世人疏。
下山为汲水,入园为摘蔬。同在山中人,不到老僧庐。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