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291篇诗文
玉殿传宣,金吾弛禁,皇都春意争妍。暝烟初敛,华月吐婵娟。
紫陌香尘冉冉,六街上、车马骈阗。争来看,鳌山灯火,滉漾九重天。
圣皇端拱处,千官鹄立,玉笋班联。有歌喉,宛转舞袖蹁跹。
清漏迟迟夜永,不妨对、绮席琼筵。嵩呼愿,齐天万寿,同乐太平年。
山游腰脚疲,蜷卧如春蚕。漾舟出里湖,霁色明澄潭。
群峰促使暝,若戒游人贪。一树尚残照,雨过南山南。
湖光不能紫,细浪吹成蓝。濛濛觉远喧,渺渺穷幽探。
月出天水分,始知风露酣。各有愁暮心,诗味从可参。
清景何处求,湖燕飞两三。一失不可摹,此意吾宁惭。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