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扬州忆昔四首 其二

元代袁桷

空遗蒸壤白如银,不见当年指画因。高视汉庭无出右,清谈洛学竟成真。

极知羽扇为痴具,更恨乌衣是偶人。六合车书端有意,百年荆棘已生春。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29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竹和东坡韵

宋代李甲

翠叶彤竿已占先,湘云千叠势争翻。
野夫不识天人面,知是虞皇第几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邾仲义二首 其一

元代谢应芳

我思垂虹桥,沧波绿杨津。鄂鄂棣华宅,瞰此江之滨。

荷衣佩秋兰,野饭羹紫莼。一从桥上别,花发三年春。

相思复相思,为尔歌停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起述怀

元代刘崧

弹冠振席飏轻尘,晓日山头发兴新。药裹于人真不负,酒杯从此便须亲。

山田露冷花如雪,石洞云香草自春。十日不行林下路,偶看黄菊过比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壁鲁洞二绝 其二

元代卢挚

万古仙岩两羽衣,一瓢秋水送将归。欲知后夜相思梦,月满空山鹤与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赐见东宫谢恩

明代杨荣

天眷皇明万世隆,储君育德在春宫。祥云晓接龙楼上,佳气晴开鹤禁中。

恭睹尧眉呈八彩,仰瞻舜目烱重瞳。微臣拜赐天恩厚,补报深期竭寸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枕上漫尔成诗

明代孙一元

枕上三更梦,愁多记不分。长天低野树,茅屋带星文。

月色万里静,江声永夜闻。武夷犹汗漫,宗社想诸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台湾竹枝词 其十三

清代丘逢甲

盘顶红绸里髻丫,细腰雏女学当家。携篮逐队随娘去,九十九峰采竹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师文莫君以仆治东园甚力官满且去为赋诗以道

宋代毛滂

小桃繁杏何须论,只要池边竹半林。
不养凫鹥怜渌净,苦留风月伴清深。
后人来荫十围木,故老看移一亩阴。
分付庭梅管春色,长官情味此花心。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