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291篇诗文
驱车径长坊,长坊劣容线。缭绕狭邪间,相逢记君面。
君家人共知,共知不难求。朱门飏疏柳,虹梁架芳流。
庭除清且闲,驰道直以修。中堂真壮哉,黄户双蚩头。
亭亭丹桂华,灿烂明人眸。主君三男儿,三儿例封侯。
大儿尹京都,中儿相凝旒。小儿奉朝请,笼街进鸣驺。
三儿俱来归,青丝控骅骝。三儿俱上堂,大人百不忧。
三儿俱入室,四座沈烟浮。蛾眉尽妖艳,三妇不可侔。
大妇鼓鸣瑟,中妇弹箜篌。少妇独凝眝,酡颜半娇羞。
丈夫且踌躇,世有此乐不。
都城三月春暮时,通津两岸杨花飞。送君结束适南楚,使我叹息生长悲。
男儿功名致须早,夫子声誉久已驰。文章黼黻虽自许,时运龃龉将安施。
霜蹄暂蹶未为失,云翮高举终非迟。人生且求适意处,天命会有不否期。
潇湘千里渺烟浪,浮家早逐秋鸿归。娥英事实素难考,来时为读黄陵碑。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