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次对月二首 其一

明代顾璘

穆穆春宵月,沄沄春水流。直窥千尺下,寒影动琼楼。

烟草迷晴渚,风花入夜舟。关山吹玉笛,遗韵渺生愁。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19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炭谷湫祠堂

唐代韩愈

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嗟龙独何智,出入人鬼间。
不知谁为助,若执造化关。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
列峰若攒指,石盂仰环环。巨灵高其捧,保此一掬悭。
森沈固含蓄,本以储阴奸。鱼鳖蒙拥护,群嬉傲天顽。
翾翾栖托禽,飞飞一何闲。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群怪俨伺候,恩威在其颜。我来日正中,悚惕思先还。
寄立尺寸地,敢言来途艰。吁无吹毛刃,血此牛蹄殷。
至令乘水旱,鼓舞寡与鳏。林丛镇冥冥,穷年无由删。
妍英杂艳实,星琐黄朱斑。石级皆险滑,颠跻莫牵攀。
龙区雏众碎,付与宿已颁。弃去可奈何,吾其死茅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离骚

唐代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怀古 写人 感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山纪游

宋代王执礼

吴山东南秀,葱郁盘帝城。
西湖据其趾,御气通波心。
余膏被草木,蔚眼皆欣荣。
□晨天宇穆,惠风汎初晴。
春色正妍妙,放怀共扬舲。
中流入汗漫,旷阔无埃氛。
湖光挟山渌,倒射玻璃青。
丝管响空翠,楼观森峥嵘。
献酬杂歌啸,烂漫纷醉醒。
取乐固莫并,兴怀一何深。
缅惟昔三贤,精爽日以沈。
但余画像在,尚想鸣佩襟。
希古秉微尚,崇鸦摅恬情。
羌予翳蓬藋,无复修正组缨。
淡泊自有得,荣华非所欣。
舍舟纵散策,逸兴生崚嶒。
白云引遐眺,碧岫延深登。
幽期浩无涯,忽到静者门。
长松有令姿,流水无俗声。
绝磴猿可呼,出谷莺始鸣。
乃知物外境,兹象本不惊。
逝耶初无将,至耶亦无迎。
便将谢尘鞅,兹焉支颓龄。
山鸦接晚翅,落日催行縢。
归欤赋新篇,聊复记吾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叔明山水卷

清代姚鼐

大山如云高蔽日,小山如眉青入室。千林过雨长青葱,大山小山瀑争出。

低首见峰仰见水,轩窗宛此空岩里。此中有士无四邻,草木犹涵太古春。

岩花落尽春㵎长,遂有渔舟来问津。居者既无求,来者亦无意。

但见白云倚苍翠,屋上寒云流满地。山风卒起渔舠归,㵎石交鸣幽嶂闭。

借问何处有此山,岂非庐与霍,盘互云霄閒。哀猿思鸟不知路,惆怅王孙游不还。

眼底溪山止平远,岚光深处飞禽返。开涂伐木吾无徒,老夫那得淩绝巘。

昔闻赵承旨,作画居吴兴。笔法晚授王氏甥。授受有绪谅可贵,意匠不到天机生。

妙趣磅礡出域外,承旨虽工容未能。我怜叔明擅此技,丞相之宅才一至。

明祖杀士夫何忮,呜呼翰墨祇作他人娱。露才往往伤其躯,曷不避世深山居。

竟友麋鹿从樵渔。衣冠名姓世莫识,结屋无能与画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诸葛武侯故里

清代李振钧

沂城南门枕河流。丰碑穹隆树道周。篆画磨蚀堪指数,故里汉之武乡侯。

天厌火德群贼起。野无居人郊多垒。城市荒烟蔓草中,宫庭焦土残阳里。

先生避地走襄阳。少从从父去故乡。抱膝萧然吟梁父,至今指点卧龙冈。

分鼎早定天下计。后车得遇中山裔。蜀都虽曰安一隅,汉祚终能绵两帝。

可怜五丈起悲风。大星夜陨隳成功。汤沐邑有田桑乐,老臣不得娱其躬。

恨不使公歌昼锦。混一归来集欢饮。山东既入魏版图,义岂容归心已审。

人生那必正邱首。惟赖大名垂宇宙。楚材晋用迁地良,东夷西夷万岁寿。

一时同里殊愦愦。择木而栖昧前戒。丈夫大节不能明,展转伪朝几成败。

志乘同书古姓名。鸿毛曾重泰山轻。遗爱即如羊叔子,岘碑空洒泪纵横。

遥忆锦官城外柏。丞相祠堂耀金碧。黄尘飞捲白杨风,何处追寻旧园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 其二

宋代杨万里

自笑孤踪霜叶轻,宦游何幸并耆英。合符先后分江郡,接武差池缀月卿。

爱我从来两胶漆,与公别是一亲情。老身无用难提挈,尚有儿曹累使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八之八)

宋代邓肃

海畔山如碧玉簪。天涯消息叹鱼沈。赖逢倾国洗愁心。
莫为世情生旅况,且因乐事惜光阴。明朝红雨已春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曲歌辞。抛球乐

唐代刘禹锡

五彩绣团团,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
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