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1980篇诗文
君不见东邻有子早当路,老大还乡失坟墓。君不见西邻富儿作商去,封树无情宿烟雾。
从来至性多贱贫,岂必扬名方显亲。痴人痴绝良可叹,名利教子还教人。
一朝眼光瞥堕地,骨肉相视如越秦。何如南山老孝子,庐墓三年不见齿。
秋霜春露感至今,眼血全枯心半死。今年寒食复明年,瓶中无酒囊无钱。
羞以山薇酌涧水,白茅藉地为几筵。谁家椎牛祭新鬼,山前山后罗管弦。
纷纷车马盈广陌,尘埃不见陵上柏。攀柏孤儿泣向隅,问取姓名云不忆。
道人出世未出家,莱衣上著僧袈裟。出门负米归不即,路逢蒿里生咨嗟。
揖君借问家何处,俯首沉吟泪如雨。荒原客散子规啼,斜日在山风在树。
因君念我泉下人,大声问天天不语。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