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1980篇诗文
过了填桥,算黄姑无事,瞥来池馆。重露娟娟,全凭嫩筠扶蔓。
碧窗未拓蝉纱,空想杀、停梭娇面。河畔。趁烟消、一篙楫师先见。
螺子较深浅。是宫眉晚洗,把花房潜染。无力晓颦,长带盈盈泪眼。
枉教唤取勤娘,日半竿、愁伊都捲。须倩。掩秋阳、冷云添片。
时命有通塞,百龄皆谓然。流行自非我,底滞亦在天。
人知信百龄,阴定不可迁。苟云有所系,朝旦犹亿年。
天地无穷期,百龄未为绵。朝旦不可期,人事皆具前。
所以贤达人,放心无所县。万涂以一究,会理宁复偏。
六月淮水深,南风阻归船。客行厌滞淫,亲朋限长川。
至言莫与闻,达理谁为诠。无以谢羁愁,聊作言命篇。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