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294篇诗文
流光逐飞电,一去不复还。东风本信宿,难驻桃李颜。
举头有皎日,凝目无冰山。黄金苏季子,消灭随尘寰。
秦兵号百万,终弃函谷关。感时叹往事,得丧如循环。
达人有玄览,飞舄山水间。嗟予日蓬转,茫茫百折湾。
世路苦相促,安得心里閒。西华在咫尺,愿言一跻攀。
问大江东,长淮上,缘分如何修到。轻裘还熟局,第三番又是,五年春了。
菜饭工夫,露香心事,惟靠天公分晓。林泉琴书梦,算飞笺觅去,不知多少。
奈雅意难酬,又还留住,口衔新诏。
都无他嗜好。玉麟静、公事供谈笑。满眼是、风花飘忽,惟有长松,雪霜里、插天苍老。
休忆家山好。安乐处、便成蓬岛。正春雨、秧畴饱。边城如画,处处绿杨芳草。
青溪不妨寄傲。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