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百咏 其三十 浸梅

元代冯子振

旋汲温泉养折枝,冰花寒玉净相宜。从今借得恩波力,会见青青结子时。

冯子振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1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林与众真吟诗十一首 其三

魏晋杨羲

写我金庭馆,解驾三秀畿。夜芝披华峰,咀嚼充长饥。

高唱无逍遥,冬兴有待歌。空同酬灵音,无待将如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 其十三 仁宗室用《美成》。徽宗御制。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仁德如天,遍覆无偏。功济九有,恩涵八埏。齐民受康,朝野晏然。

击壤歌谣,四十二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友人还洛

唐代李端

去国渡关河,蝉鸣古树多。平原正超忽,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旧游难再过。何当嵩岳下,相见在烟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出流江

元代刘崧

乘流清夜下芒洲,尽敞篷窗看月钩。滩面忽惊波转急,青山无数泊船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蒋伯瑞

明代李之世

曾倚云林搆石堂,归来三径未全荒。帘分野色千峰暗,日转庭阴万堞黄。

芸阁霞开缃帙满,花台雨散墨池香。莫言地僻相过少,握手偏怜故意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寻贤相士

宋代姚勉

三载须寻一状元,难寻却是状元贤。
近时横浦梅溪老,方是人中第一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刘彦基同知五绝 其四

元代郭奎

先生于我义如山,杯酒相逢适意间。日晚江城多难后,一官却羡治中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除示侄十六韵

元代戴良

客里光阴速,天涯道路长。漂流知几处,奔走已三霜。

似汝年犹壮,如余老足伤。应惭谢氏父,徒忆阮家郎。

识旷惟游衍,时艰可荐扬。第须依竹径,未用羡罗囊。

卜卖严公术,医钞陆姓方。暇仍研史册,閒亦爱诗章。

运至终超达,道穷姑退藏。晴窗开药笼,雨馆倚书床。

苕水支支绿,淞云片片黄。客行随处是,旅食在身彊。

白首摧颓甚,青春奔迅将。频年同患难,此去莫凄凉。

木德迎新节,条风换岁阳。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

冯子振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