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香子·四序无穷

元代明本

四序无穷。万物皆同。守空门、佛祖家风。香烟袅白,烛影摇红。对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潦倒山翁。少小顽童。天性而、一样疏慵。偶来尘世,忘却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万年松。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8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匠人篇

元代杨维桢

匠人久失职,秦人已开阡。
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
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壮,捕汝在河边。
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次前韵赠顾惟庸南行

明代王缜

苦节何惭却暮金,豪才赢得是书淫。直将棘寺平反手,去作刑曹济物心。

诗酒忽成千里别,忠勤初见二毛侵。一帆风送吴江便,时逐落花春水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吕梁

明代皇甫汸

蓬转历徐方,萍漂过吕梁。奔涛朝浴景,流沫夜澄光。

清济疏源迥,黄河引派长。天吴云际发,海若雾中翔。

萦石神难凿,襟山险易藏。乘槎疑上汉,捐佩似浮湘。

未能观不骇,但遣泳相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愁 其一

明代王彦泓

雁叫蛩吟断续闻,余酲解尽未宵分。罗衾宽甚浑无暖,枉煞香篝夕夕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 其一

清代俞士彪

羞杀影儿成两。灯下暗垂罗帐。只为负情人,咒得双星不亮。

楼上。楼上。夜夜含愁凝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五

清代张笃庆

遗诏何曾立九嫔,汉家倾国李夫人。龙髯此日方长痛,鹤御经时未即真。

长信宫中犹却辇,朝元殿上已批鳞。深心终是资元老,免使垂帘溷紫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选冠子 赠韦伯谦学使

清代易顺鼎

花国呼莺,木天栖凤,风流跌宕如许。烟峤千重,星轺万里,小憩瘴云深处。

闻道璇闺,吟鸾有伴,分得笔端眉妩。怪添香、少个清娱,多恐回文寄与。

镇此际、塞管秋声,宫袍春色,回首东华尘土。网罢珊霞,归依珂月,留作黑头公辅。

谁怜破帽,天涯才退,江淹别怀凄苦。待相逢、燕市酒边,剪烛话黔山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蕉竹

清代郑孝胥

梅厅廊下蕉与竹,风雨时来啸哀玉。他年万一忆龙州,不待梦中应在目。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