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琴

元代郑允端

夜深众籁寂,天空缺月明。幽人据槁梧,逸响发清声。

一弹再三弹,中含太古情。坐深听来久,山水有馀清。

子期既物化,赏心谁与并。感慨意不已,天地空峥嵘。

郑允端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十八 菊

金朝李俊民

色笑秋光淡,香嫌酒力悭。东篱在何处,客里见南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周职方致仕还乡

明代杨荣

字水仁山是故乡,先朝簪绂有馀光。道宗茂叔家声远,派接磻州世泽长。

分职王门多谏诤,横经泮水育才良。蒹葭己历秋霜老,桃李曾沾化雨香。

秩转成均秦博士,名高粉署汉仙郎。握兰久著金闺籍,投老先辞玉笋行。

天上正期星北拱,云边惊见雁南翔。五湖归去舟应远,三径行吟菊未荒。

昼听松风閒偃仰,夜看萝月自徜徉。二疏汉代高风在,九老香山俗虑忘。

此日分携歌白雪,满头素发陋冯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简周济川山长二首 其一

明代陈镒

故人辞薄宦,去隐白云乡。溪树春天晚,山泉夜月凉。

携家怜杜甫,齐物忆蒙庄。知尔身和世,于今亦两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剧再韵 其七

明代郑文康

里有狂巫宅,人争夜叩庐。语言凭祟说,符篆代神书。

左道恬无畏,嘉名每自居。西门悬望久,何处候轩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祖

明代何巩道

隆准峨峨徒步起,双手纵横秦鹿死。独有金戈据海滨,云是青州贵公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武夷赠刘生

宋代胡寅

六曲睎真馆,千松夺秀亭。
回桡失相值,载酒约重经。
小雨装图画,红尘隔杳冥。
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台城路(游北山寺别本作雪窦寺访同野翁日东岩)

宋代张炎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流泉喷薄。自窈窕寻源,引瓢孤酌。倦倚高寒,少年游事老方觉。
幽寻闲院邃阁。树凉僧坐夏,翻笑行乐。近竹惊秋,穿萝误晚,都把尘缘消却。东林似昨。待学取当年,晋人曾约。童子何知,故山空放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 其一

宋代陆游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郑允端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