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294篇诗文
有鸟有鸟,出于琼林。何以求之,中道酸辛。朝鸣共雄,惠此好音。
爰居爰止,玄圃之岑。
有鸟有鸟,越生四雏。虽则四雏,匪我鸣鸒。漱芳茹实,雍雍瞿瞿。
瞿瞿伊何,邦家之需。
大火既烈,有实其离。爰启我堂,我樽我罍。青青子衿,揖让先后。
介我眉寿,饮我□□。
何以献之,玉斗金卮。何以祝之,松柏为期。何以颂之,于万斯年,为母是师。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