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刘永之
望霓旌兮云间,吹参差兮湘沚。灵雨兮朝飞,冲风兮夕起。
忆素手兮同携,步捐瑶兮玉趾。解翠佩兮明珰,寄相思兮千里。
刘永之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174篇诗文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浅字
唐代:刘太冲
放言六首 其三
明代:释函是
入山五日辞归省,尘异人疑岂有他。炮药莫贪银罐好,典衣休惜子钱多。
移将野果当窗种,灌取秋葵待客过。百事到来终做去,住山须是老头陀。
徐日方水亭雨酌
明代:葛一龙
王水部招集署中
明代:胡应麟
荧煌银烛照窗纱,握手新知鬓未华。忽向西园吹桂树,浑疑东阁玩梅花。
峥嵘四岳排青汉,突兀孤峰逗紫霞。锦瑟沈沈春满座,何须蓬岛问仙家。
秋日
宋代:王安石
送刘光裔
宋代:张伯淳
客里相逢意味投,自怜无地可依刘。及民不问官高下,奉檄难从我去留。
春事已随流水逝,湖光未卜几时游。悠悠千里共明月,别后相思付倚楼。
五泄山二首 其一
元代:王艮
七十二峰水碧,白云半掩招提。清昼焚香燕坐,绿阴深处乌啼。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郊字)
唐代:席元明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