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黄清老
自见南楼月,频频梦楚州。无端今夜雨,祇作小山秋。
黄清老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81篇诗文
陪吴令访古长陵留宿萧城僧舍
明代:殷奎
青鞋访古长城坂,路僻草深人迹稀。落日汉陵双阙在,閒云萧寺一僧归。
览观幻境时时别,点检浮生念念非。我亦此身无住著,晚来禅榻暂相依。
柳枝 其六
明代:祝允明
营门只阻羽葆幢,争似连云荫漕艭。护国清风四十里,百年人说老平江。
忆秦娥 春思
明代:俞彦
东风薄。晓来次第新红落。新红落。知他何处,任他飘泊。
人间谁似多情恶。些儿放了还担着。还担着。个中悄悄,恁甘抛却。
咏戍卒 其二
明代:王世贞
萧疏病骨怕逢秋,伏雨斜风到枕头。一夜芭蕉恼不彻,他自无情我自愁。
柳絮二首 其一
清代:冯舒
不著根株到处生,飘为飞雪落为萍。江流看取千寻阔,占尽还应剩一泓。
次秀野杂诗韵 栗熟
宋代:朱熹
树杂椅桐继国风,莫教林下长蒿蓬。共期秋实充肠饱,不羡春华转眼空。
病起数升传药录,晨兴三咽学仙翁。樱桃浪得银丝荐,一笑才堪发面红。
送刘郎将归河东(同用边字)
唐代:岑参
古诗二首 其二
清代:周馨桂
治身如治国,绸缪贵未然。克已如克敌,孤军宜深悬。
疾至罹百忧,欲胜丛百愆。人生无坦途,衾影即水渊。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