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333篇诗文
君不见乐天敝袍春晚天,摩挲病脚日阳前。又不见秦系五字偏师劲,往往裸足常终年。
自古诗人多此疾,君今同病应相怜。犹不废我啸歌乐,尚能彳亍林泉边。
朱门曳裾苦羁靮,长安健步多奔颠。慎勿轻信道人术,勃踤始悔酬诗篇。
赠君一言应怡颜,到处驰驱不得意,不如闭门静坐无事即神仙。
朱公神仙人,冰雪照肺腑。祖帑阅羽化,祖书在册府。
门掩一亩宫,虹梁跨风渚。乔木八九株,梧桐杂槐榉。
中有玉井香,银云洒零雨。俗士不必来,佳朋来不拒。
煮茶不无童,谋酒自有妇。核破玉刃霜,筒卷金茎露。
方响歌洞仙,自题舞魔女。梧溪斥琴操,海岳订画谱。
棹歌发复留,冰花凉欲语。焉知人间世,大火虐如虎。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