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定水

元代戴良

常公开化地,源师讲经处。人物有古今,山川无新故。

橐驼既西峙,鸣鹳亦东翥。清泉冽广沼,苍松夹永路。

入寺结青莲,参方薰玉树。三足想后因,四禅感前悟。

此生真幻化,学道奈迟暮。感叹顾昔心,怅然起遐慕。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33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韬光庵

宋代释居简

洛下僧归未寂寥,馀光还向此中韬。入千峰杪从它笑,放一头低尽自高。

客至坐凉分树影,云开写望到江涛。夜遥月冷风初霁,万籁无声亦怒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南山张道写墨竹并题

元代刘崧

道人别我度云岑,归隐茅庵旧竹林。袖里独携东海石,满天风雨听龙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 送县侯曹孟辉行取进京

明代陆深

秋正好。一路西风吹早。柳条折尽青山小。咫尺长安道。

此去蓬莱三岛。袖里常怀谏草。要看风神惊八表。动摇山岳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即景十首再呈永叔并寄李惟寅宋忠父二君 其十

明代胡应麟

一代交游盛,豪华冠洛中。有天皆碣石,无地不新丰。

浮海怜孤客,登坛忆上公。并州何处望,老泪尽寒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省躬诗 其六十

明代曹于汴

人情诞固诞,评章密似毛。评人如评鬼,双泪落青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午门献俘侍班纪事 其二

明代欧大任

千官侍从肃鹓行,鼓吹麾幢满建章。绝幕策成中执法,请缨生致左贤王。

枚皋赋咏能持管,方朔诙谐更上觞。万里誇胡非羽猎,不劳明主幸长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闻笛次伯卿韵

清代朱景英

枨触为长笛,飞声静夜哀。离人沧海上,孤吹水云回。

境僻绝喧籁,天寒迟熟梅。裌衣忍深坐,清听月中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偕陈调翁龙山买舟待夜潮发

宋代刘过

来逢春雨长鱼苗,去见秋风擘角螯。
久矣归心到乡国,依然水宿伴渔舠。
一天如许皆明月,二客所须惟浊醪。
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须留眼看银涛。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