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陶渊明杂诗 其二

元代戴良

忆昔客吴山,门对万松岭。松下日行游,况值长春景。

朅来卧穷海,时秋枕席冷。还同泣露蛩,唧唧吊宵永。

岂无栖泊处,寄此形与影。行矣临逝川,前途无由骋。

以之怀往年,一念讵能静。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33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

宋代何绛

共是哀良友,惭君义独高。九泉期不负,万里莫辞劳。

无地招魂返,留棺待女号。遥知逆旅夜,双泪落青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门怨

唐代杨衡

丝声繁兮管声急,珠帘不卷风吹入。万遍凝愁枕上听,
千回候命花间立。望望昭阳信不来。回眸独掩红巾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偈二十四首 其五

宋代释守卓

二月桃花红,三月李花白。要调满庭芳,须会十八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崆峒山图为横溪翁赋二首 其二

金朝刘祖谦

独占名山每羡渠,京尘今日污吟须。西州十载经行处,惆怅云烟是画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浙东别友人

清代徐文烜

岁晚催孤客,乡心逐小舠。来随江水远,去绕越山高。

寒日淡霜野,阴风乱夕涛。感君多意气,不必赠绨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门偶成

宋代陈著

双鹭飞飞高复低,复低飞下近山溪。
一声樵唱山前路,却又飞归翡翠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还政和

宋代朱松

归去来兮岁欲穷,此身天地一宾鸿。明朝等是天涯客,家在大江东复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集句 其一九五

金朝李龏

病见岩花发,风霜一岁残。月斜寒影动,清比玉堪餐。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