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陶渊明饮酒

元代戴良

好鸟不鸣旦,好水不出山。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遗言。

所以彭泽翁,折腰愧当年。不有酣中趣,高风竟谁传。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33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宗礼欲往桂州苦雨因以戏赠

唐代吕温

农人辛苦绿苗齐,正爱梅天水满堤。
知汝使车行意速,但令骢马著鄣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彩鸾写真

宋代谢薖

天上凤皇难独宿,人间翡翠本双栖。丹青不共文萧共,谁遣雉东迷雀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

清代金和

古寺藏云里,遥遥何处钟。携筇欲相访,尚隔两三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阁

清代王时翔

记朱炎时候,凉阴布幄。一声秋到井干速。闲向空阶拾叶,好句应绩。

怅人远、诗情未属。

凄清满耳,色夺娟娟翠竹。夕阳潇照晚风触。半坠衰黄,只剩几枝残绿。

怎稳得、双鸾并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炮夫行

清代查诗继

岁莫喧喧夜捉人,当门县尉点行频。押送江干下江舶,王牌忽下哀劳民。

蒙恩欢噪声动地,得钱脱役夸亲邻。谁知羽书传旦暮,王师仓猝西兴渡。

桃符竹爆空酸辛,菜饵饤盘将不去。雨雪江山烟火稀,白骨支撑满前路。

行到金华呈太守,幕府无文停待久。白昼呼群掠远村,醉围解尉攒拳殴。

解尉獐徨无羽翰,科钱营脱离险艰。黠徒乘机从此逝,追至兰溪半不还。

县差承帖追逋目,鞭笞狼籍空劳鹿,归时老幼尽欢欣,重去难将消息闻。

男儿轻死贵死敌,何不弓剑学从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歌子

宋代郭应祥

生世逢端午,齐头五十番。一番须作一般看。又听竞船箫鼓、沸江干。
不用丝缠臂,休将艾插门。及时蒲黍漫登盘。只恐岁华催促、鬓毛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逊往泉城获麦

宋代苏辙

少年食稻不食粟,老居颍川稻不足。
人言小麦胜西川,雪花落磨煮成玉。
冷淘槐叶冰上齿,汤饼羊羹火入腹。
五年随俗粗得饱,晨朝稻米才供粥。
儿曹知我老且馋,触热泉城正三伏。
田家有信呼即来,亭午驱牛汗如浴。
吾儿生来读书史,不怬田间争斗斛。
今年久旱麦粒细,及半罢休饶老宿。
归来烂熳煞苍耳,来岁未知还尔熟。
百口且留终岁储,贫交强半仓无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兴

元代宗衍

清晨启重门,童子净洒扫。披衣视天宇,野旷日杲杲。

忆昨怀故园,似遭青山恼。一捐彼此念,适意无不好。

我性真坦率,逢人辄倾倒。非关渠我欺,摆落自不早。

凉飙吹衣裳,溪色映青稻。饮水读我书,逍遥以终老。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