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庄椿春秋八千岁,又不闻蟠桃一实三千龄。
不知此木历年几百万,云气上下摩空青。羲和驭日海底出,白银宫阙搏桑暾。
嗟哉沈君笔力能扛百斛鼎,旋转造化何其神。蛟螭走壁白日动,列缺御气流风霆。
勇如陆地荡舟子,凛若汉廷折槛臣。车行下走九折坂,剑化跃入延平津。
大枝轮囷小枝偃,千千百百子若孙。六月赤日天无云,珊瑚水屋尝阴阴。
与君展席坐其下,听我醉读南华经。
(1305—1364)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 222篇诗文
记得去年当小年,避风舟枕长江边。雪飘浪打牛屎港,蛟翻鼍吼那能眠。
晓来扫雪向篷面,铁鼎煮茗吹寒烟。老夫情怀亦不恶,诗思汹涌来如泉。
今年严州小年日,寒毡痴坐乌龙前。文字之官颇閒雅,案牍未许来相煎。
门生知我术业浅,兔鱼入手忘蹄筌。官规厌苦循旧例,葛藤自尔相牵缠。
功名喧嚇垂竹帛,文章磊落追前贤。后生敢谓无斯志,执经孰与深穷研。
义理入口本刍豢,天机何处寻鱼鸢。斯道朝闻可夕死,卓哉愤悱谁堪传。
吾年六十向衰谢,济时行道知无缘。天灵一点幸不灭,眼中了了那容言。
好山无数列四座,碧流千里来涓涓。时阑岁暮新酿熟,磁杯满引心悠然。
昨宵归梦踰岭海,儿女万里心相悬。
(1305—1364)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易》。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