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次韵 其九

元代成廷圭

江头野花红欲然,春去秋来不记年。寻得秦皇系缆石,青沙一色草如烟。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53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范文正公祠

清代顾炎武

先朝亦复愁元昊,臣子何人似范公。巳见干戈缠海内,尚留冠佩托江东。

含霜晚穗遗田里,噪日寒禽古庙中。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恐无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詹光夫之云南通海校官

元代丁鹤年

儒冠跋涉敢辞劳,直以诗书化不毛。盛世用文兴礼乐,黉宫接武贡英髦。

密依坛杏登弦诵,独对山茶设醴醪。会见毓才功第一,归来宫锦赐新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月朔昌平道中少宰何公见示登览之作用韵奉和

明代欧大任

千骑出郊坰,行寻督亢亭。露华长塞白,秋色太行青。

玩世求中圣,尊生学大宁。从公玄览处,何但小沧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入松六首 其四

清代史承谦

停桡又唱渡江吟。薄暑未相侵。频年奔走成何事,任人嗤、酒圣书淫。

白发新添几许,青衫巳误而今。

萧萧瑟瑟响亭林,闷拥薄罗衾。明知不是秋凉雨,却先搀、无限愁心。

谁共西窗剪烛,花宫清漏沉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醒心亭记

宋代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亭后池

宋代刘攽

清江长望极,馀兴曲池深。俯视游鱼族,仰嬉乔木阴。

通津厌离会,胜地有登临。暮雨寒潮急,归飞闻水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刘校书

唐代郭震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
身贱难酬知己恩。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甫里先生故宅是时马县尹葺其庙

元代成廷圭

太湖三万六千顷,一代高贤独此翁。故宅有僧茶灶在,荒池无主鸭阑空。

松陵唱和知谁再,茅屋襟期与我同。最爱长洲马明府,艰危犹自挹高风。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