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有奇芳,移来植前庭。天风播天香,惟德与之馨。
绻绻不忍采,握之泪盈盈。培根固自昔,岂以旦夕成。
手泽今犹在,于以吐含英。纫佩随鹓行,馨香达明廷。
岂不堪瀼露,浥露如沾缨。岂无贤人亲,眷此伤我情。
愿言再培植,沃以流泉清。龙孙日蕃茁,千载承芳名。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679篇诗文
孙君仁宾名,一室揭慎德。高堂伤沦亡,恨莫报罔极。
时时瞻云思,往往泣对客。兹焉趋吾庐,启卷冀教墨。
吾观咸宾言,子字适可摘。名居兼名身,外内两竭力。
中心期无惭,百作讵有忒。爰同书诸绅,庶足示孝则。
七年飘泊节旄存,追怆同袍烈士魂。谏草商量捍吾圉,伏蒲涕泣感君恩。
猿悲鹤怨来舒国,寒水萧风下蓟门。何事田横孤客在,摩挲故剑绣苔痕。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