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仁杰(约1201—1282年),原名之元,又名征,字仲梁,号善夫(“夫”也作“甫”),又号止轩。济南长清 (今属山东济南市)人。元代散曲家。《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他由金入元,金朝正大中与麻革、张澄隐居内乡山中。元初,屡被征召不出。性善谑,才学宏博。平生与元好问相契,有诗文相酬。元好问曾两次向耶律楚材推荐,但他都“表谢不起,”没有出仕。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由于子贵,他死后得赠翰林承旨、资善大夫,谥号文穆。
► 31篇诗文松杉干云高百尺,泉声㶁㶁流春碧。路转山回见寺门,游人道是荆公宅。
公昔罢相归金陵,盈廷不合如淄渑。朝廷优礼许归隐,公亦退院同枯僧。
春蛰当年三顾起,归来仍住烟霞里。杨柳萧萧昼掩门,是何宰相村夫子。
文靖经营事已空,一名一字偶然同。题诗聊示追随意,肆口讥评恐未公。
阎罗夏桀纷相扰,座中枕上皆烦恼。何若遽然习气除,一声山鸟忘昏晓。
毁家造寺为亡儿,忏悔前愆荷佛慈。三代以还才第一,可怜生亦不逢时。
遗址至今犹爱慕,银塘菡萏新承露。何年石磴草堂前,再种梅花三百树。
杜仁杰(约1201—1282年),原名之元,又名征,字仲梁,号善夫(“夫”也作“甫”),又号止轩。济南长清 (今属山东济南市)人。元代散曲家。《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他由金入元,金朝正大中与麻革、张澄隐居内乡山中。元初,屡被征召不出。性善谑,才学宏博。平生与元好问相契,有诗文相酬。元好问曾两次向耶律楚材推荐,但他都“表谢不起,”没有出仕。其子杜元素,任福建闽海道廉访使,由于子贵,他死后得赠翰林承旨、资善大夫,谥号文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