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蓦山溪 赠文登县骆守清

金朝王哲

守清守净。各各开明性。两两做修持,你个个、心头修省。虚虚实实,里面取炎凉,寻自在,觅逍遥,渐渐归禅定。教言教令。一一须当听。急急上高坡,便稳稳、寻他捷径。玄玄妙妙,子细认天衢,行得正,立来端,步步莲花并。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73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坐曹得句示内子

清代王浩

为念神人藐姑射,闲笼双袖玉柔荑。熏香独坐人如梦,斜日无言鸟下啼。

试傍云霞晞绿发,自开卷轴看新题。芳时不共郊游去,输与芜菁似剪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蹇藏用省兄

宋代魏野

迢递西南路,山多水莫穷。
波涛千里远,风雪一船空。
海兽形难识,蛮僧语不通。
此行忘险阻,义与在原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史常

明代杨士奇

君子达义命,不为外物骛。孳孳脩其身,贵贱安所遇。

青蝇污白璧,自古有不虑。曾参不杀人,谗言令母惧。

直生见诬金,赏之亦不忤。暧昩须臾间,光明悬竹素。

之子抱夙尚,雍容伟仪度。读书膺荐达,操节致时誉。

遂拜二千石,分符牧黎庶。所务廉与仁,果得茕嫠慕。

磷缁出媒蘖,不辨亦不怒。怡然返初服,脱洒谢羁马。

拜辞出都门,春华未迟暮。白云动高兴,清莺满长路。

家在溧水阳,行行见乡树。上堂悦父母,下堂洽亲故。

人生有至乐,岂必贵与富。念子相知旧,此别何时晤。

浩浩缱绻怀,因诗一披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王母哀十首 其一

明代李江

瑶池月落暗西天,风满西天泪满前。王母楼前花失影,麻姑洞远夜如年。

云飞杳霭长生景,月朗逍遥不老仙。千古相思在何处,瑶池月落暗西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南岳理残书西归慈侍困于土人殆滨不免太孺人怛悯废食既脱谕令去此有作聊呈家兄

明代王夫之

春零慈竹惜徘徊,孤燕孤飞鹰隼猜。莫是渔郎归棹错,桃花不为避秦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偶题

明代唐桂芳

百年光景只春华,随处东风燕作家。西寺题诗还可和,南城卖酒也能赊。

晴天愁写弟兄雁,老圃新生母子瓜。不见陈蕃能下榻,高情孤负白云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亥杂诗 其二十二

清代黄遵宪

三千年上旧花枝,颇怪风人不入诗。我向秦时明月问,古时花可似今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介

宋代王令

以谏得罪者为谁,四海多作唐介诗。
俗儿口狭文字碎,欲状介事语反卑。
嗟嗟我亦介之徒,此恨不助掀目眉。
三更灯死百虑息,四睫不交双目眵。
推枕起坐壮介节,以手扪臆为介思。
信乎介亦壮男子,直能金铁其肝脾。
雷霆之怒万钧重,人主之威犹过之。
一语所犯百死在,要领可断族可夷。
堂堂介也人之难,不畏所畏将所持。
奉书入奏伏文陛,身视赴死如食饴。
面折庭诤语论险,直舌铁硬坚不移。
天子怒叱大臣语,众笏交抵侔戈挥。
如何面笑目不瞬,气不略讋颜怡怡。
即日议下得远斥,中使临遣监妻儿。
奈何左右口吻毒,只有死请无还辞。
然今天子甚明圣,虽暂盛怒终复归。
呜呼能对治乱监,介也能擦其瑕疵。
语曰五谏吾从讽,仲尼逮有激而为。
後世巽懦禄位徒,缘此粉饰尸素非。
必也事有不得已,宜乎讫死争不回。
伟哉介也已不朽,日月为字天为碑。
寄语琐琐媒孽子,介纵蹈死吾何悲。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