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清源庵地颇幽静堪作诗社赋排律一章呈潘寰瀛梁澹明二明府冯载赓许今喜二孝廉王尧韭陈命美答玄亮诸文学
此地宜开社,何须觅远公。藕花池未活,椰子荫将丛。
举武行堪至,巡城路稍东。棘垣围野圃,蔬地敞禅宫。
矮小庐能整,萧清树半蒙。望穷见睥睨,径转接胡衕。
地近苏公井,谁追白傅风。期应月一至,明以韵而同。
不较觥筹负,惟罗翰墨工。笔床茶灶副,山簌野肴充。
人杂缁黄素,材收楩梓桐。五丁驱鬼斧,八面任输攻。
伐木声相应,它山石作砻。拈花呈妙偈,剪叶当诗筒。
书此招群彦,盟盘让乃翁。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