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32篇诗文
我居辽东西,三月冰尚涸。况涉漠北庭,草木萌未吐。
千里拥流沙,马嘶不敢渡。朔风昼悲号,黄尘蔽欲暮。
所仗童仆亲,苦与乐相顾。小心事长官,莫更逢其怒。
汝当少壮年,风霜非所虑。所虑情性疏,未必谙世故。
出门尽荆榛,有罪孰肯恕。岂乏老成人,药石语无误。
志不图封侯,图此骨肉聚。安得柴桑翁,归来及早赋。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
帖中月字用武后书体,因其时也。魏字纷如葩叶之当风,转而奇也。
溯晋千年,如极如驰也。既宜于今,而于古亦师也。
既变于己,而于人亦资也。米芾有言,功名不如翰墨。
抗少保而跻之,谓五王其卑也。予固从而贵其帖,而亦未暇辨其是非也。
去未经旬,恰早是、两年离别。猛忆着、古寺桥东,叮咛难决。
老我岁华如伏骥,怜卿薄命同飘叶。任楼头、柳色又青青,心常结。
试春日,传柑节。旧时恨,新愁叠。凭半幅鱼书,衷怀私泄。
一夜西风吹驿使,数声残角敲霜月。总关心、情况两茫然,共谁说。
莫听阿干歌,阿干心独苦。棘城西去白兰山,茫茫隔今古。
阿干为弟言,马伤君莫怒。弟言报阿干,连枝本同父。
阿干歌,悲无穷,阿干有子还思忠。登高山而望远海,慨异国之朝宗。
阿干歌,歌自悼,阿干有孙还识孝。报雠不得留雠衣,缚草作雠兮射雠貌。
阿干歌,歌以风,此歌安得流寰中。君不见宋湘东与梁湘东。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