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唐代李商隐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樛枝势夭矫,忽欲蟠拏空。又如惊螭走,默与奔云逢。
孙枝擢细叶,旖旎狐裘茸。邹颠蓐发软,丽姬眉黛浓。
视久眩目睛,倏忽变辉容。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峰。
又如洞房冷,翠被张穹笼。亦若暨罗女,平旦妆颜容。
细疑袭气母,猛若争神功。燕雀固寂寂,雾露常冲冲。
香兰愧伤暮,碧竹惭空中。可集呈瑞凤,堪藏行雨龙。
淮山桂偃蹇,蜀郡桑重童。枝条亮眇脆,灵气何由同。
昔闻咸阳帝,近说稽山侬。或著仙人号,或以大夫封。
终南与清都,烟雨遥相通。安知夜夜意,不起西南风。
美人昔清兴,重之犹月钟。宝笥十八九,香缇千万重。
一旦鬼瞰室,稠叠张羉罿.赤羽中要害,是非皆匆匆。
生如碧海月,死践霜郊蓬。平生握中玩,散失随奴童。
我闻照妖镜,及与神剑锋。寓身会有地,不为凡物蒙。
伊人秉兹图,顾眄择所从。而我何为者,开颜捧灵踪。
报以漆鸣琴,悬之真珠栊。是时方暑夏,座内若严冬。
忆昔谢四骑,学仙玉阳东。千株尽若此,路入琼瑶宫。
口咏玄云歌,手把金芙蓉。浓蔼深霓袖,色映琅玕中。
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弓。形魄天坛上,海日高瞳瞳。
终骑紫鸾归,持寄扶桑翁。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辟赴举

宋代魏野

何必问龟长,知音在玉堂。
十全才众许,双美卷亲装。
云少离山驿,尘多近帝乡。
花时新榜帖,先为达岩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烂柯图

元代张雨

一局棋残烂斧柯,山中日月竟如何。归来记得神仙着,不比人间局面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过惠山

明代徐熥

舍筏寻兰若,斜阳古殿开。竹烟深似雨,松瀑响如雷。

水逐钟声去,云从塔影来。清泉随意取,装得满船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道士

明代朱诚泳

筇竹投来已化龙,世人何地蹑高踪。想应暂憩莲峰下,空听云间半夜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摄山遇雨憩文殊庵

清代赵函

四山尊一峰,巑岏出仙掌。遵涧肆幽行,穿萝成独往。

空岩堆落叶,湿翠下不上。诸天风雨来,涛浪万松响。

泉语堕寒淙,鼯啼没灌莽。寂寞文殊庵,昔游俨可想。

老僧已茶毗,苔色上斋榜。先公婆罗碑,遗墨尚精爽。

留此镇山门,摩挲心郁怏。再来知何时,应待药苗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览太素新编

宋代田锡

蜀国香笺似彩霞,装成近集入京华。
千篇诗好精灵哭,百轴文雄侠少夸。
繁富禹皇新职贡,妍明春帝晓莺花。
彤庭何处安排好,李谪仙才称草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十二之三)

宋代张伯端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依时采取定浮沈。进火须防危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曾氏连理本

宋代文天祥

皇后嘉树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轨。
德泽纯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
大明香琴橘,贞观玉华李。
一时图传传奇观,荣华过眼转九易。
惟有武城宅前树,不知何年己连理。
从来县官不以闻,武城子孙世专美。
人言协气薰嘉生,此家孝友陶协气。
朱门多少锁乔木,百年瞬息滋一渭。
焉得鼎鼎为轮囷,受命不迁相曾氏。
传闻此木更八世,方遇麻阳大夫记。
麻阳又几年,却入青螺地舆志。
比来彻当路,表名连瑞里。
有日捧图上,嘉禾灵草共青史。
物生隐显殆有时,展如之人亦应尔。
楩楠杞梓离奇生继此,庐陵城北不止称三瑞。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