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679篇诗文
同顾备九彭晋函姚姬传朱竹君陈伯思仲思游三藐庵看菊花归于伯思处小饮 其一
天高寒云轻,日瘦秋气老。驱车出郭门,枯槐夹古道。
细雨湿征鞍,风来飒然好。偃仰群牛羊,累累藉衰草。
霜凌百物残,兹游苦不早。爽垲亦足乐,何用怨枯槁。
难教人听,是谈天、邹衍多言而赘。昔作无心,云出岫、尝恐鹤羞猿避。
投笔非难,致身须蚤,始信前言戏。五穷相守,行吟带索如是。
暂把眉上愁捐,鬓边尘浣,去觅藏名地。吾爱吾庐,卿用法、不管谁门如市。
母是经师,妇为佳友,月伴先生醉。举头良夜,惜君生不同里。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