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孔子语闻道,乃曰夕死可。闻道知几人,死者盖已夥。
读之每失笑,求道计殊左。道自有生死,安之实在我。
畏死而乐生,死遂为子祸。吾今伏孔子,敢死气磊砢。
彼云魂有灵,亦未脱缰锁。
田家始筑场,禾黍刈成束。老农知稼穑,护惜甚珠玉。
日暮牛羊返,濈濈角相属。稚子合柴扉,茅檐映炊烛。
席地少长集,新味野蔬足。早晚官赋完,坦然脱荣辱。
人声稍渐歇,鸡犬眠亦续。淡月入村来,园林静寒绿。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