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诸将五首

唐代杜甫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
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战争 讽刺 爱国

赏析

  其一

  首联:“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陵墓”:皇帝的坟叫做陵,王侯以下叫做墓。“南山”,终南山。“汉朝陵墓对南山”:是说汉朝皇帝的陵及其大臣的墓与终南山相对。如高祖长陵在咸阳北原,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武帝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十五里;霍去病墓在茂陵东北二里。长安在终南山之南,是汉高祖建都之地,有险固可守,又在内地,是京都和陵墓所在之处,不容侵犯的意思。然而,在东汉覆亡之际,陵墓却被发掘。“胡虏千秋尚入关”;这句紧接上句,好像也是说的汉朝。但“千秋”是指汉朝陵墓被发掘的千年之后,则早已是唐朝了。胡虏,指吐蕃、回纥等。关,指萧关,唐时萧关在甘肃固原县北。“尚”,又。这句是说:不料在千年之后(实际不

  

创作背景

  《诸将五首》是一组政治抒情诗,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作于夔州。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却没有根除,诗人痛感当时的朝廷武官们平庸无能,故作诗加以讽刺。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69-570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危语

唐代权德舆

被病独行逢乳虎,狂风骇浪失棹橹。
举人看榜闻晓鼓,孱夫孽子遇妒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高适(一作道非)弟耽归临淮作

唐代王维

(册4 卷125 页1243c)
〔坐上作〕
少年客淮泗。
落魂居下邳。
遨游向燕赵。
结客过临淄。
山东诸侯国。
迎送纷交驰。
自尔厌游侠。
闭户方垂帷。
深明戴家礼。
颇学毛公诗。
备知经济道。
高卧陶唐诗。
圣主诏天下。
贤人不得遗。
公吏奉[纟熏]组。
安车去茅茨。
君王苍龙阙。
九门十二逵。
群公朝谒罢。
冠剑下丹墀。
野鹤终踉跄。
威凤徒参差。
或问理人术。
但致还山词。
天书降北阙。
赐帛归东[淄,“艹”头代“氵”]。
都门谢亲故。
行路日逶迟(一作迤)。
孤帆万里外。
淼漫将何之。
江天海陵郡。
云日淮南(一作阴)祠。
杳冥沧洲上。
荡漭无人知。
纬萧或买药。
出处安能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净相兰若僧师雅持塑佛疏缘化赠山偈二首

宋代张镃

一语雅师听取,插草已自完成。
况是三间殿了,如何却欠全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婉儿怨戏柬敬承五首 其三

明代冯琦

见说新人好,君心岂旧欢。离愁随月满,信誓近秋寒。

缣素宁堪问,苕华半已残。妆成郎未起,寂寞镜中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去

清代张祖继

春来何足乐,春去未尝悲。别有关心事,旁人那得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祝英台近 古微见示新作,吟讽不能去口,依韵成此,不足言和也

清代王鹏运

袖藏钩,花覆局,一一坠欢记。筝雁尘封,慵觅个人字。

是谁玉笛飞声,星辰昨夜,又容易、梦云吹起。

忆前事,争信冷落琴心,相如倦游矣。吹絮拈花,愁多忏无计。

早知中酒光阴,困人如此。悔轻到、碧油帘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妇行

宋代周紫芝

新安野妇双鬓垂,红膏涂靥深画眉。青襜两幅不掩骭,赤脚一双深染泥。

饷耕如宾有翁媪,头戴银冠相媚好。银冠犹是嫁时妆,马上不知人绝倒。

长年相见无别离,竟死不识愁眉啼。红颜暗逐春光老,暮栉常随落日低。

秋娘一尺春风髻,下蔡阳城尽风靡。倾城可爱亦可怜,野妇谁知有西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邻僧游杭

元代艾性夫

道潜五月过临平,师又挑云把瘦藤。
饱听西湖莲叶雨,密传灵鹫雪峰灯。
空城潮打三千丈,荒殿烟寒十二层。
愁绝旧时行脚处,而今分付与闲僧。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