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张云举院

唐代白居易

不食胡麻饭,杯中自得仙。隔房招好客,可室致芳筵。
美酝香醪嫩,时新异果鲜。夜深唯畏晓,坐稳不思眠。
棋罢嫌无敌,诗成愧在前。明朝题壁上,谁得众人传。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旧宅看花

唐代雍陶

山桃野杏两三栽,树树繁花去复开。
今日主人相引看,谁知曾是客移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承旨野庄董公殊勋清节孚闻之缙绅纪以八诗 其一

元代陈孚

盟府旂常策世勋,一门忠孝气凌云。衣冠盛事谁堪比,汉后元间万石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高廷用扇

明代徐庸

绿树生阴昼萧爽,雨晴一派流泉响。飞梁架石路逶迤,朝暮幽人自来往。

乱山深处扃涧户,野鸟嘤嘤啼一两。车轮马足岁不到,芝草瑶花日应长。

逃名已遂平生志,却笑纷纷堕尘网。今君慕此能相从,啸傲烟霞时抚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行

明代丘浚

翠竹白沙村径,落霞飞鹜江天。倚杖夕阳影里,闲看江上归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慈云寺观荷并游惠山纳凉八首 其三

清代章简

闹红一霎雨声粗,水汽如烟黯镜湖。催得诗成偏受赏,绿盘擎出万明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安上人兰若

元代何中

独寻小兰若,积翠森松筠。禽声悟禅家,幽花吐清芬。

晴日水光合,时飞野鸭群。娟娟前山秀,适来何处云。

清心欣有得,澹焉失腥氛。道人煮春茗,离坐与晤言。

亦忘此境邃,两耳天乐闻。何当脱世网,于焉穷朝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营丘

元代戴良

山川无变易,人事有消亡。
堪叹鹰扬地,都为鹿卧场。
故基穿井邑,衰草半濠隍。
属有归欤叹,登临倍感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平里行

清代丘逢甲

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

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

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

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

于时人心方翕然,盗魁擒馘尸军前。四方响应大和会,祥兴天子平胡年。

里改今名定斯义,岂为南中好天气!幕府流离半死生,可惜无人述公意。

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

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

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

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墨沈淋漓玉带生,镌上穹碑石痕绿。

屡经劫火碑难烧,碑趺赑屃临虹桥。江流桥下天水碧,行客能言炎宋朝。

大峰北宋公南宋,凄凉君国弥增恸。此桥曾过勤王师,斜日寒潮满桥洞。

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粤潮有信杭无信,空嗟三日签降笺。

南来未尽支天策,碧血丹心留片石。壮哉里门有此观,大书三字碑七尺。

字高二尺奇而雄,笔力直迫颜鲁公。旁书九字庐陵某,过者千古怀孤忠。

碑阴何人识何语?询之里人不能举。独有公书永不磨,卓立四朝阅风雨。

蚝何为者避公书,帖然徙去如鳄鱼。尔虽么䯢识忠义,愧彼卖国降虏奴。

安得石阑周四角,上覆以亭备榱桷。公书纵道神物护,亦恐年深或斑剥。

平生我忝忠义人,浪萍还剩浮沉身。壶卢墩畔思故里,义师散尽哀孤臣。

凌风楼头为公吊,振华楼头梦公召。眼前突兀见公书,古道居然颜色照。

斗牛下瞰风云扶,愿打千本归临摹。何时和平真慰愿,五洲一统胡尘无。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