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溪半夜闻笛

唐代李白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
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

注释
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竹笛。原出于古羌族,故称《梅花引》,古曲名。
吴溪:指清溪,古属吴。
陇水:即《陇头水》,古乐府横吹曲。《乐府诗集》卷二十五《陇头歌辞》:“陇头流水,呜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陇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陇州有陇坡(在今陕西陇县),山势高峻,坡上有清水从四面下注。离家游子行经此地唱出悲歌称《陇头流水歌》。

赏析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以铺叙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羌笛笛声哀怨、陇头流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诗中荒凉壮丽与哀怨婉转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诗人夜半闻笛声,或许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调,或许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调,但诗人联想到悲愁的身世和处境,从而引发了悲愁之情。《陇头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可见陇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之句,可见这里的“清溪陇水情”乃是断肠之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此处的寒山当在秋浦,而玉关声应该是使人肠断的悲声,因“春风不度玉门关”,亦表达出诗人常以玉门关形容去国离乡的忧愁。月光、流水、笛声、断肠人便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

  

创作背景

  《清溪半夜闻笛》为李白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游秋浦(今安徽贵池)时所作。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岁。早春赴长安,想陈列济世之策。陈策无果,回天无计,于是离去。同年秋,李白南下安徽宣城。此后李白连续三年都在安徽宣城。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3
2、 安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8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方

宋代陈省华

四望平川独一峰,峰前潇洒是莲宫。
松声竹韵千年冷,水色山光万古同。
客到每怜楼阁异,僧言因得鬼神功。
县民遥喜行春至,鼓腹闲歌夕照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楼

元代黄庚

凭高间眺望,老眼倍增明。
林白山云出,潮红海日生。
登临怀旧恨,吟笑遣闲情。
客裹逢心友,开樽叙昔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王思延斋头读所撰新草并钞本夷坚支志十

明代胡应麟

万轴琳琅照五车,天涯何意复吾庐。登堂尽读潜夫论,入幕先携仲任书。

赤水频年回象罔,丹铅遥夜校虫鱼。从知锦被参军业,挟策重过大酉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儿

明代黄钥

九岁生来异,丰姿表众儿。书香期有种,天道竟无知。

老泪伤今日,深恩负昔时。泉台答慈母,蚤晚好相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毛旸谷进士

明代张天赋

天地斯文气味真,丹涯企仰渴生尘。小春又报梅花信,笑折临风寄美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旗峰之约余数食言矣再期于今岁人日若弗克则不敢再订也第旗峰无恙园公亦无恙情见乎词

明代张萱

春云缥缈宝安城,何日扬帆赋远征。为忆题诗高刺史,未寻作颂魏东平。

青山却笑轻然诺,白首相期老弟兄。珍重旗峰且虚席,重来还饱五侯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鬲溪梅令

清代刘嗣绾

一重春水一重扉。思依依。好在东风庭院、见梅妃。绿苔生卧衣。

陇头人去是耶非。梦稀微。梦到和烟和月、小疏篱。翠禽三两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新州陈式虞部

宋代祖无择

大庾岭南郡,新兴事若何。
还珠合浦近,辟恶密香多。
主圣天如履,时平海不波。
更逢贤太守,应有袴襦歌。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