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老君庙

唐代李白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寺庙 怀古 感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祖宗李耳心怀慈悲,怜悯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经》。如今,当我步入他的寺庙时,不禁心神肃静。
这庙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荒草茂盛几乎把路掩盖,台阶上落下的灰尘很厚,所以,鸟爪子的印迹深深。
老子出函谷关就到流沙国去了,所以,丹炉的香火无人传承,出关的道路上紫烟迷茫,哪里还有他的行踪?
你走后一千年,我独自面对着这清冷的寺庙,萧瑟的松柏林,怎么不叫人心痛万分?

注释
⑴《宋书》:“灵庙荒残,遗象陈昧。”
⑵《列仙传》:关令尹喜与老子俱游流沙,化胡,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时间不好判断。按道理,在唐朝开元和天宝(均为唐玄宗年号)时期都很崇尚道教,而李白拜谒的应该不是一般地方的老子庙,面对如此冷落的道观则可能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也许就在李白流放回到安徽的时候。   

参考资料: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成都诸友

宋代王绅

窃禄居成都,妨贤心独耻。徵书天上来,诏许归帝里。

仓皇不俟驾,惕惕戒行李。虽无怀土情,宁不念知己。

雄藩众朋旧,一一皆佳士。出饯锦江湄,芳情蔼如醴。

话言始云洽,吾事适有指。方舟解维去,咫尺川原异。

云山杳茫茫,契阔慨今始。相期岂无言,令德在惇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假归南下欲游五台山

清代缪彤

排空历历五高台,想像先教眼界开。客路风光随马去,家乡树色渡江来。

探奇亦自安禅味,济胜须谁作赋才。莫道上方钟磬杳,此身今已出尘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庾亮楼歌

明代温纯

荆州绾毂地,庾亮古今楼。楼吞潇湘洞庭水,地控东西上下流。

蜀吴虎斗亦雄武,不得荆州苦更苦。须臾胜败一局棋,三分事业几丘土。

何如乘月舒两眸,不浅兴同参佐游。一入醉乡我也无,俯仰天地亦蜉蝤。

我今把酒酹明月,虽有圆缺岁岁无休歇。曾向楼中照酒人,又照当时舳舻旌旗之搰搰。

瞥见君山云雾横,又见章华草木荣。舜妃楚灵今何在,愁闻江上铁笛声。

笛声嘹喨特悽楚,落尽梅花闷不语。回望檐头月已西,乃知千古陈迹仅如一瞬许。

孰得孰失孰存亡,孰如江月尚流光。此楼亦难尽满游人兴,胡不乘风鼓枻穷沧海而相羊。

醉馀学李白,搥碎黄鹤为狂客。恐杀风景碍吾徒,旋车吊古,更于水浒遍觅庾信罗含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循州杂咏八首 其七

明代欧必元

金银高挽髻边堆,称体蓝衫窄袖裁。非出城边吸江水,定从溪上浣纱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 咏燕,和人韵

明代陈霆

卖花时节,正轻风园榭,弄晴池馆。绪语匆匆言不尽,穿得翠迷红乱。

华屋门高,主人恩重,旧垒还堪恋。昭阳何处,望中清梦初断。

长是泪洒东风,天涯无主,谁与寻方便。冷落孤身飘瀚海,倦翼不堪频展。

绛缕年深,云轩事渺,老去知人厌。多情帘影,日高为我偷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修复东林书院诗四首 其二 仰止楼

清代黄世法

仰止应怜向往迟,士夫真处是吾师。东林片席又今日,南郭瓣香非昔时。

夜月空山闻点易,秋风古寺忆题诗。百年遗墨天留与,不敢高吟公在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汲惠山泉烹日铸

宋代程公许

小艇冲风过惠山,石螭引脰伫漪涟。
白头未了红尘债,再酌人间第二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山寻隐者

唐代李频

自入华山居,关东相见疏。瓢中谁寄酒,叶上我留书。
巢鸟寒栖尽,潭泉暮冻馀。长闻得药力,此说又何如。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