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剡县主簿

唐代罗隐

金庭养真地,珠篆会稽官。境胜堪长往,时危喜暂安。
洞连沧海阔,山拥赤城寒。他日抛尘土,因君拟炼丹。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看竹

金朝李龏

节抱秋霜绿玉君,一林风月有司存。吟边不领閒公事,报了平安听掩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孟行弟北上 其二

宋代何绛

三策天人掞俊才,锦袍新映杏花开。三年省觐知应免,刚好而翁又到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

唐代白居易

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
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携家登南渡桥

宋代楼钥

几过长桥下,清宵得意行。
风高江水急,月上海潮生。
空迥寒逾峭,更深境过清。
扁舟难久驻,转柂问归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春江渔父图

元代杨维桢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

题画 写人 渔夫 歌颂 生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茶炉

明代成性

湘竹炉头细问禅,出山何事更何年。渴心几度生尘梦,旧态常时守净娟。

刺史能留存物意,老僧还结煮茶缘。题诗再读中书笔,千古清风一样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事三首 其一

明代邹元标

慷慨当官易,蹉跎林下难。斋心期白首,敢负主恩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祝融峰

宋代释智愚

南岳诸峰七十二,惟有祝融峰最高。
九千七百三十丈,下视寰海如秋豪。
岷发报华顶远俯伏,九华五老来相朝。
上封老僧日无事,兴来以手摩云霄。
罗隐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