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54篇诗文
一枝鹪鹩巢,高蹈许由狷。士生各有志,齐心孰同愿。
美君骐骥才,掉鞅淮南甸。策名白牒中,早与南宫荐。
家托管弦城,青楼列玉面。百里雉未驯,行用阳春变。
而君独何苦,远走妻孥讪。任公钓会稽,岂作井蛙见。
已信黔娄富,宁有陈平贱。嗟我游孤踪,南北舟车遍。
索米饥八尺,摛赋羞百劝。赖君每见阿,欲忘乡闾恋。
如何燕市酒,更作邮亭饯。经谭东鲁麟,曲唱西飞燕。
诸侯重上宾,六籍传下县。《清庙》奏升歌,待君调驾辩。
小别近郊门,踟蹰应回眷。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