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彻云涧

唐代郑露

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落石早雷鸣,溅空春雨细。

郑露

郑露(748年—818年)字恩叟,初名褒, 又名灌三,莆田人, 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举明经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八月初一偕同同祖弟郑庄、郑淑至莆田,在南湖山祖坟侧创建了闽地第一所学堂“湖山书院,开创了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换来“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人文荟萃局面。由于三先生开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先河,世人尊他们为“南湖三先生”。

►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

唐代卢肇

严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
花如解语还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唐代元稹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
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
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

宋代张镃

笼丛灌木绕低田,一雨催鸣尔许蝉。
平日诗怀何处吐,今年秋色此行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海潮(上梁帅生辰)

宋代杨无咎

菊暗荷枯,橙黄橘绿,嘉时记得今朝。欢蔼十州,香飘万井,春容小试梅梢。星昴耀层霄。庆诞生元德,出佐明朝。雅奏声中,彩旂光里仰英标。
遐年已卜民谣。最招徕瘵俗,洗尽奸骄。东府政声,北门治绩,流芳况自迢遥。莫惜拚今宵。听缓敲牙板,引满金蕉。看即泥封峻召,无计驻华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蔡舍人从善次韵 其三

明代石宝

清朝未老已为郎,道在吾身屈未妨。已分閒心消岁月,不将名字望旂常。

青林近屋秋多意,白璧投人夜有光。欲步高吟惭跛鳖,还思十驾到飞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行六首 其五

明代王慎中

从军须是问何从,莫倚雕戈决陷锋。贰师帐下分金券,猿臂将军老不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陋居五咏·池馆

宋代汪莘

丈室明松窗,水竹相因依。
卢橘冬已花,日出黄蜂飞。
爱此禅房幽,不踏市朝机。
时观彼苍意,常与人愿违。
彼苍不可会,青山又斜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有为予言笋不可食食之令人瘦者戏作二绝为解嘲 其二

宋代周紫芝

园蔬本自不全贫,今日真成笋作斤。已恨此生相见少,更须侬作解嘲文。

郑露

郑露(748年—818年)字恩叟,初名褒, 又名灌三,莆田人, 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40年)三月十五日辰时。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举明经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八月初一偕同同祖弟郑庄、郑淑至莆田,在南湖山祖坟侧创建了闽地第一所学堂“湖山书院,开创了莆田文化教育之先河,换来“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的人文荟萃局面。由于三先生开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先河,世人尊他们为“南湖三先生”。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