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殷尧藩赠罢泾源记室

唐代沈亚之

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
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

沈亚之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香奁八咏 其八 金钱卜欢

元代杨维桢

紫姑坛上祝方兄,忽听呼卢掷地声。星斗未分牛女会,阴阳先判雨云生。

青蚨孕子宁无兆,玉蝶化身元有情。宝镜重圆三五夜,重磨半月问亏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陌上花二首 其二

清代王时翔

谁知重得逢君,却在荒江茅屋。注眼相看,惜杀僬花悴玉。

旗亭百首凄凉句,空写愁肠万曲。竟何堪、惹起风狂雨横,摧兰杀菊。

故知来、决绝有情无语,呜咽啼珠簌簌。拆断连环,天也妒人心足。

好风明月羞重对,此去前途未卜。这情怀,分付残春杜宇,一年年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峡山广庆寺

宋代方信孺

韦郎故地久萧条,只有泉声响夜潮。
行客往来回首地,玉环无处觅娇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夕与西林老月下坐二首

宋代白玉蟾

燕子呢喃君得知,深谈实相妙难思。
久参贝叶云何梵,一见桃花更不疑。
一物言无也大奇,如何半夜却传衣。
於知见处生知见,在是非中起是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俞山月

宋代牟巘

童奴从长耳,万风声萧骚。归从半山路,问字良亦劳。

卧闻饥虎啸,唤醒平生豪。前山忽涌月,始觉所见高。

颀然有远孙,载酒江湖敖。胸中湛水镜,邂逅得所遭。

古月还相照,了不隔秋毫。但怜露草湿,时复暮虫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梧竹谣

元代于立

凤来住高梧,枝高梧叶老。秋风吹月明,夜夜栖啼鸟。

不如池边竹千尺,露叶霜筠照寒碧。今年结实苦未多,明年实多凤来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述怀

清代林占梅

『窃闻三十九,劳生已强半』。此是坡公语,惊心发长叹。

叹我值其年,无成徒愒玩。矧复遭丧亡,丧亡伤举案。

「关睢」赋「好逑」,调和琴瑟赞。素性乐恬幽,高怀喜文翰。

照户无小星,房帏绝妒悍。犹如影随形,尽日陪坐畔。

可叹结缡时,台疆际离乱。兵燹复年荒,横流嗟浩漫。

加之二竖来,为灾骨中钻。有时灾于齿,焦灼同炉炭。

有时灾于足,始痛终溃烂。乃复灾于目,咫尺不能看。

如居土穴中,四堵皆昏暗。如堕苦海中,茫茫无涯岸。

几至不欲生,心急莫能按。幸赖闺中人,刻刻侍帏幔。

焚香祷天佛,叩头同捣蒜。但期夫眼明,自甘减寿算。

至诚果感神,比理可一贯。金■刮双睛,岩电时忽灿。

可怜伉俪情,三载同患难。永愿相倡随,何期遽分散。

当此深秋时,连宵倍凄惋。一纸隔阴阳,俨若千里判。

果能姗然来,念切心无惮。世世为夫妇,誓词岂河汉。

髣佛听悲声,林风似呼唤。凄怆不成眠,拥衾以待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兰史泛槎图 其二

清代丘逢甲

赋海才华笔一枝,天教壮志遂男儿。兰因河畔维舟夕,坐拥群花客赋诗。

沈亚之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