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 6篇诗文异哉此瓢,脩吭矬身。弗生爪蔓,生陶家轮。我疑其中,藏十洲春。
昔有列仙,杂于市人。屋檐悬之,自旦及申。辄入其中,偃仰而卧。
而楼居者,见之胆破。遂从之游,推挤莫可。挽而同登,相向而坐。
如四老人,会商山果。唯简素公,道貌天容。岂其人欤,出处略同。
道山岿然,弱水之东。何时来归,泠然御风。而以此瓢,挂之瘦筇。
我作妙语,天葩粲红。
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閒,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磈磊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离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