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别南溪二首

唐代李渤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李渤

李渤

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 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揭梅窗诗卷二首 其二

宋代萧立之

金膏水碧须沧海,万里扬帆东更东。我辈欲为千岁计,古人还是几生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击壤图

宋代刘克庄

昔闻华胥与净土,道释寓言非目睹。
此图物色皆华人,太平气象在里许。
竞披野服装束俭,旋泻薄醪盆盎古。
小姑丘嫂丑骇人,襁儿于背行伛偻。
峄桐泗磬未尝试,手持蒉桴叩土鼓。
当时四安耕凿,百姓焉知有官府。
帝心犹不奈丛脞,欲以黄屋让支父。
乌乎放勋去已远,朝野多事民愁苦。
腐儒未暇论秦汉,齐榷鱼盐鲁税亩。
舟鲛衡麓设讥禁,□若海神愁摘煮。
计臣各操享上说,祸先及农次商贾。
南邻责米借斗斛,西舍诛帛空机杼。
又闻更盼平□□,□□□□□官庾。
何况防秋羽檄急,□□□□选材武。
下乡卒毒惨于蛇,坐衙官恶猛如虎。
十家九亡村落静,存者鬼质身繿缕。
有时适野挑荠食,亦或逢场戴花舞。
披图茅屋晴窗下,偶然释耒一摩拊。
老农未知陶唐世,过予瞪视口谵语。
暮年憔悴欲移乡,借问此是何处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闺词四十首 凭栏 其三十一

明代陈子壮

徒倚閒亭过夕曛,碧阑干映石榴裙。春深风雨浑难听,惟爱芭蕉叶底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亲旧赠履儿应贡赴京和答 其二

明代区越

泮池春满杏坛春,紫水宾贤总出群。可有凤毛誇盛世,亦知龙种出翔麟。

朝廷有道青春好,岁月无情白发新。万里前程须早计,莫矜双鬓绿于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温泉

明代陈琏

华清楼阁骊山下,几窍温泉出地中。波涌石莲光淡淡,香浮粉腻暖溶溶。

洞门深锁无人到,复道来游有路通。一自翠华西幸蜀,空馀遗址在离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历劫吟 其六

清代张洵佳

头蓬足跣泪滂沱,虮虱攒身疾病多。似此红羊罹浩劫,九原父母痛如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瓦瓢赞

宋代释德洪

异哉此瓢,脩吭矬身。弗生爪蔓,生陶家轮。我疑其中,藏十洲春。

昔有列仙,杂于市人。屋檐悬之,自旦及申。辄入其中,偃仰而卧。

而楼居者,见之胆破。遂从之游,推挤莫可。挽而同登,相向而坐。

如四老人,会商山果。唯简素公,道貌天容。岂其人欤,出处略同。

道山岿然,弱水之东。何时来归,泠然御风。而以此瓢,挂之瘦筇。

我作妙语,天葩粲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江东去 其一 九日作

宋代蔡松年

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

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閒,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磈磊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

胜日神交,悠然得意,离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李渤

李渤

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