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扈跸都头宋文通,赐姓安知异典隆。三贼臣魁过瑜建,夺天子罪次全忠。
衰残行法法安在,壮盛加恩恩屡穷。辞章不逊何须责,皋驿陈兵实首戎。
杜尉衔冤纾主难,李韦溅血使朝空。城头尚父恭何甚,天下痴人恶共蒙。
一劳永逸时亟失,二难五危从此终。河东旆反仍翔凤,汴梁鼓震散飞鸿。
天祐虚名虽袭故,蜀吴会檄果谁同。新唐改步优耆旧,季父藩臣大国崇。
岐邠稍复耕耘政,陇蜀微销苦战埄。遮道馀民留嗣子,军府仍傍故王宫。
局促辕驹奚足数,当年何德可流风。五代世家羞并纪,且从杂传附时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