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27篇诗文
少小天所生,㷀㷀罔怙恃。永怀鞠育劳,食息靡暂置。
黾勉务显扬,卓卓挺立志。初命属鸿胪,敬恭事廷序。
西江吉名郡,再命升幕贰。颛颛秉诚节,孳孳究职事。
岂直简牍间,期禆贤守治。忠孝表厥居,夙夜图罔愧。
古来勋德人,皆起自奋励。蒙泉达于海,寸萌干云际。
维持不息功,无远弗可至。资孝以为忠,人道第一义。
勖哉在方寸,何古不可跂。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