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附诗

唐代韩愈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陈。当用而迂,乖戾不伸。较是二者,其过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达士之经。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韡为华英,不矜不盈。孰播其馨?孰发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倾。

敷文帝阶,擢列侍从。以忠远名,有直有讽。辨遏坚恳,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动帝目。帝省竭心,恩顾日渥。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发帝之令,简古而蔚。不比于权,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历守大藩。所至极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旸以醒。

坦之敞之,必绝其径。浚之咏之,使安其泳。帝思其文,复命掌诰。

公潜谓人:「此职宜少,岂无凋郡,庸以自效。」上藉其实,俾统于洪。

逋滞攸除,奸讹革风。祛蔽于目,释负于躬。方乎所部,禁绝浮屠。

风雨顺易,粳稻盈畴。人得其所,乃恬乃讴。化成有代,思以息劳。

虚位而俟,奄忽滔滔。维德维绩,志于斯石,日远弥高。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晴 其二

宋代李廌

阴壑留残雪,林虹带晚霞。孤烟障渔市,不见两三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刘元弼筠亭

宋代王庭圭

种竹诛茅欲傍亭,亭前花草莫争名。笋根稚子春无数,枝上鹓雏晚更清。

翠逼衣襟添野兴,叶翻风雨打窗声。何当万木凋零后,尤见青青不世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建茶一首

宋代孔平仲

建茶一杯午睡起,除渴蠲烦无此比。满庭叶暗啼野莺,平地雨足生春水。

定心宁息守丹灶,执固养和归赤子。破须速补勉旃修,危可求安灼然理。

成事何论轩冕贵,收身早占云泉美。开门纳盗误人多,闭关扫轨从今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黄仲高还四明

明代徐熥

江头尊酒别离难,满目疏林落叶丹。家望剡川湖一曲,车驱闽岭路千盘。

关门晓色鸡声早,旷野秋声雁影寒。今夜梦君何处所,半天残月蓼花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迷神引 过露筋祠,丛树荒烟,怆然成弄

清代冯煦

水佩风裳寒未剪,门外嫩阴笼碧。扬灵何处,湖上烟如织。

柳濛濛,斜阳卷,画旂湿。一匊蘋香采,春渡寂。废殿薜萝丛,暮云入。

太息湘灵,莫鼓钱郎瑟。灌木凄迷,残鸦泣。怒潮流恨,算千古,空午夜。

更菰芦中,疏星晚,起鱼笛。缺月堕无痕,归怨魄。曲曲奏神弦,近寒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叠辛巳1869夏日偕邱诰臣同子仙根并吕大汝玉汝修汝成林秋衡游竹溪寺用七十二峰羁客韵

清代傅于天

半世飘蓬笑此身,情深月夕与花辰。天心数点参禅奥,石上三生悟夙因。

竹影撑云惊睡犬,鸟声啼柳醒行人。西廊一阵东风起,洒落荷珠泻白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百官步

宋代李光

晓雨微茫水接天,隔江茅店有炊烟。杖藜独上沙头路,犹记当时赶渡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送仲至闻得祠

宋代韩淲

残春叫鶗鴂,百草为不芳。钱塘江涨沙,往往变田桑。

一风或十雨,冷煖殊未尝。起视天宇高,俛知人世长。

俄而登大楼,老面各已苍。慨予复何言,忘却离思伤。

振衣问荒野,税驾辞康庄。细收箧里诗,尽秘囊中方。

山堂有故园,绝出名利场。颐神以养寿,更炷琳宫香。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