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唐代刘禹锡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云亭

唐代沈传师

僧爱白云溪上飞,白云深处敞禅扉。莫言便是无情物,思着故乡依旧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徵伯之曲阜

明代顾清

远游君未曾,发轫便东鲁。平生仰止心,一往了千古。

尼聃本通家,复此缔姻与。岂徒升门堂,行且窥奥序。

君才自豪宕,云梦口吞吐。兹行信天假,为尔辟襟宇。

冥搜穷日观,旷览极鳌屿。必有浩荡辞,凌风振珩瑀。

念君千金躯,垂堂有前语。圣言本非外,吾道足自取。

归哉慎勿迟,高堂念风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六

明代曹于汴

颐解蓬开未是明,譬如击石火光生。可怜击罢依然石,到此令人猛欲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白河 其一

明代杨士奇

奉天靖难封功日,亲见文皇语白河。欲渡未能冰遽合,万人欢忭比滹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竹送彭佥事旒赴广东

明代杨士奇

雨收云净气澄明,千尺长空动羽旌。持向岭南随使节,高风犹是玉堂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路难二首

明代阮自华

功名岂足为,不见丛蕙与蘩萧?撷芳秋亦萎,薙恶春还高

智囊有仓卒,造化无童旄。
男儿筋骨尽富贵,圣贤黧黑夸巧劳。
南过锦帆泾,北泛五湖舟。
高城霜白要离冢,廓门宵拥鸱夷涛。
陶朱千金委黄土,穀城三略齐蓬蒿。
英雄苦恨岁不足,年华飘坠心期遥。
惜阴视日但有老,何不酌酒盈簟瓢。
黄鹄摩天极高飞,千年一还思故闾。
乍闻笙歌讶子晋,或抚城郭嗟令威。
未知神仙是与非,但见悲鸣入云衢。
人生不称意,炊金馔玉归蒿莱。
仙夫亦自恨离别,贱妾何况孤房栖。
不见东家檐下鹊,朝出暮双归。
比翼栖朱户,交唇饷紫泥。
春出无弹射,秋返偕参差。
苜蓿二庭月,茱萸万里书。
宁可归君号鸱夷,莫遂化作杜鹃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偶成三首 其一

明代刘麟

日红方是睡醒时,浣濯从容出每迟。帘幕乍开春正浅,细吟生理上花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止法

宋代刘埙

乔木长千年,终不到霄汉。怒涛涨千尺,终亦有畔岸。

倘非分限本截然,波吞天地枝插天。位极三公殊未惬,粟积千仓犹道乏。

黄金满匮尚求多,华屋连云常苦狭。人心无足时,天道有止法。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