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美丽的山东女郎啊,窗下种植了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
即使是映照绿水的珊瑚也没有石榴的绿叶滋润。
海石榴散发的清香随风飘洒,黄昏时候鸟儿纷纷回到树上的巢穴。
我愿意变为海石榴树上那朝向东南的枝条,低低地垂下,时时牵拂你的绣花衣裙。
唉!没有机会与你一起共攀同折花枝,只好伸长脖子看望你闺房描金的门窗。
注释
⑴《太平广记》:新罗多海红并海石榴。唐赞皇李德裕言:花名中带“海”者,悉从海东来。
⑵潘岳《安石榴赋》:“似长离之栖邓林,若珊瑚之映绿水。”
⑶《古诗十九首·西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茜纱窗下,鲁女同海榴同时出现。一个是富有生命,富有情感美丽迷人的少女,一个是花朵乍开,明艳照人的植物,这一“花面交相映”的情景,构成这幅东窗海石榴图轴的最美的部分。“稀”,既指海榴,也指鲁女,在作者的心目中,他们二者都是世上稀有之物。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海石榴之所以是世间所稀之物,是因为它有倒映着绿水的像珊瑚一样明艳的花朵,它有任何东西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光辉,它有随风散发的醉人的清香。同样,这两句也包含着赞美鲁女的内容。红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这幅画的基本色调,也充分体现了这幅画的色彩美。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前两句赞美石榴花的色泽,这两句
参考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华堂春暖设春筵。灯彩月华天。上元南极开芳宴,宴群仙、香袅云盘。
彩服庭前儿女,貂裘门下衣冠。
春王宝箓注延年。松柏荫常圆。喜君与我生同岁,祝三多、乐胜从前。
好景何如今夕,新诗载入芸编。
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
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不将巧趣混天真,寒林杳霭迷烟氛。
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
长松影落空籁鸣,小艇残阳归雁尾。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
野渚平川忆故园,林原入梦经年隔。顾我曾追老画师,层峦叠嶂探幽奇。
荆门雅澹推董李,隋珠定价今谁知。明日京华理归浆,空阔神情梦中想。
月际潮生晚思多,菰蒲过雨寒风响。
瑟瑟簌簌,濛濛澹澹,斜阳画出秋影。自莺声啼老,浑不是镜中眉晕。
愁春梦醒。剩咽露凉蝉,抱枝凄紧。凭谁认。风流张绪,当年姿韵。
重醒。尝记年时,向灞桥驿岸,殷勤折赠。章台人去远,料近日楚腰消损。
西风光景。看憔悴如斯,那禁离恨。长堤外,晚雨如烟,归鸦成阵。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