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96篇诗文
晴壑凝黛色,寒溪漾澄流。眷昔阳谏议,韬光此夷犹。
贤声彻黼座,徵诏来林丘。遂辞鹿豕群,去与鹓鹭游。
谓公当謇謇,而公但悠悠。青蝇忽止藩,贤相投荒陬。
公乃叩阁争,累疏不自休。精忠贯皎日,劲气凌清秋。
白麻不果降,憸佞恚且羞。公殁数百载,士风日以偷。
旖旎荃与蕙,兹焉化为茅。朝阳无鸣凤,立仗多骅骝。
思公不可见,怅然抱孤忧。
道家称洞府,兹山第七天。宵中白日出,石窦黄龙蟠。
涓涓铁桥流,上与瑶池连。不见蟠桃树,但见梅花阡。
我欲折梅花,贻我心所欢。所欢在何处,仰视明月娟。
振衣发长啸,寤寐将焉谖。物役各有极,聊以返自然。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