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仙吕调)

宋代柳永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幛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2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

唐代李泌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缺一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

宋代释道真

白壁虽然好丹青,无简迷愚难悟醒。
纵有百般僧氏巧,也有文徒书号名。
空留佳妙不题宣,却入五趣陷尘境。
唯报往来游观者,起听前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晏相公湖上十月九日三首 其三

宋代韩维

秋花含练犹强发,映水依林黄复丹。已觉微阳在波底,浴凫沈鹭不知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为朱氏小妓绣莲赋三首

元代张翥

半臂京绡稳称身。玉为颜面水为神。一痕头导分云绾,两点眉山入翠颦。丹杏小,碧桃新。雏莺恰啭上林春。平生惯是听歌耳,除却莲儿只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溪上杂题 其二

明代李之世

潮来潮去有常期,白白荒荒水一陂。流到中林还渐住,转来花下入平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福安书事 其四

明代何乔新

驱车晓度碧山隈,拂拂腥风逆鼻来。怪得饥鸢飞舞下,前村露骴卧污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七

明代夏良胜

借楼曾当望云亭,三岁寒宵梦杳冥。苏子连床成偶合,狄公踪迹厌丹青。

相逢欲话还无语,忍别沈酣尚怕醒。疋马郊关轻万里,为贪西谷煮寒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友云水墨画以唐人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为画景遂次其韵题之

元代陈颢

看画晴窗里,萧然净俗心。鸟声春寂寂,岚气昼阴阴。

门俯沧洲迥,船移别浦深。令人想风致,飞梦到云林。

柳永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