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宋代陆游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怀古 凭吊 感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中原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太平,安史叛军燃起的战火,烧到了东西两京。
随驾回京的老臣呵,又孤身流落万里之外,在那秋冬间寒冷的时节,来听这滔滔的江声!

注释
中原,关中地区,今陕西、河南等地,唐代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在此地,是国家的中心地带。草草:仓卒。承平:继承已往治平之世,后泛指太平。这句是说唐代安史之乱一起。广大的中原地区在仓卒间就失去了以往的太平。
戍火,边疆的战火。胡尘。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据范阳叛变。率领由契丹、奚、突厥等族所组成的军队攻陷了洛阳。第二年攻陷长安,当时人称北方的少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五十三岁的陆游奉诏东归入京,入夏途经忠州,特地来到龙兴寺凭吊杜甫故居,写下了这首感慨深沉的绝句。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97-1098

赏析

  诗的前两句,高度凝练地追述了杜甫亲身遭际的战乱背景。由于唐玄宗晚年的淫奢昏聩,触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中原大地顿时惊惶纷乱,两京相继失陷,玄宗仓猝奔蜀,多年的繁华景象化作一片狼烟胡尘,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从此一去不返。这是对历史的沉痛回顾,也是对当世中原沦陷、金人主北的现实形势的概括。诗人巧妙地抓住了历史惊人重复的现象,在追念怀古的同时,又曲折地反映了当今国土沦丧的时世,一箭双雕,天衣无缝。正如《唐宋诗醇》引张完臣所云: “‘草草’二字,状尽衰世景象,谓之咏少陵可,谓之自咏亦可。”

  诗的后两句,概写杜甫乱后的遭遇及晚年寄居于此的情状。当年肃宗初立,杜甫自沦陌的长安潜逃奔风翔投效,任左拾遗。长安光复,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04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度岭 其一

唐代阎朝隐

岭南流水岭南流,岭北游人望岭头。感念乡园不可□,肝肠一断一回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明上人八章次叔兄韵 其二

明代顾允成

多许明是多,少许明是少。倘遇苏摸棱,恁处讨分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吴伯京学正立春见寄韵

明代陈镒

我已多衰病,君今亦老成。闭门惊腊尽,把酒及春生。

但愿兵戈息,从无爵禄荣。郡斋风月好,吟咏足幽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答骆亦至

明代卢若腾

茅斋来胜友,如挹古人风;苦节死生外,孤踪儒、释中。

无诗不爱国,有策足平戎;知尔怀悲愤,逃空未得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阳台一片云一首

明代黄省曾

霭霭更萦萦,天边断复并。雨含辉觉重,风度影逾轻。

晓驻歌梁色,宵行梦楚情。若看流不返,游子惜徂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中山视故人赵参议时废疾者十二年矣 其二

明代王世贞

多买城南种秫田,匡床拥被日陶然。真成四醉中山酒,不踏人间十二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窗

清代妙信

云暝虚窗静,新篁别有情。烟云清古壁,风雨壮江声。

有癖酬山水,偷闲断送迎。萧疏且高卧,无意问阴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谢尉得替

宋代林逋

牢愁漫散空阶雨,羁宦閒伤落日春。
未似青青河畔草,客亭长短送离人。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