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宋代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塘边香草芬芳,一片绿油油的庭院,有些阴凉。在这晴朗的傍晚,丝丝寒意侵透薄薄的窗纱。词人此刻的心思恰似池塘的水,在晴朗的傍晚,斜阳映红的表面,深藏着无边的思绪,有故国之思,有亲人之眷念,还有对朋友的向往。而这些都不在,自己就像香草一样,孤独的芬芳,在渐行渐浓的秋天里,逐日的凋零。

注释
芳草,香草,一种能散发芬芳香气的植物。 这里词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贞贤德之意。
玉钩,新月。
管是,必定是;多半是。
唦,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天涯海角,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 。这里借指被

鉴赏

  满庭芳,因唐·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诗句而得名。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等。有平韵、仄韵二体。平韵正体为双调九十五字,上下阕各四平韵, 或上阕四平韵,下阕五平韵。转调,据《词学概说》里说,一个词牌都有一个宫调,凡是改变原来句式或者增减字数的,称为转调。李清照这首《满庭芳》就是这样。

  易安写这首词已经是54岁,也就是南宋初期(1138年),易安通过回忆当年的“胜赏”,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词苑千载,盛开只一女儿花。”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女词人。这与她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138年,正值南宋初期,李清照已经是54岁。经历了宋庭南渡,亡夫之痛,李清照辗转由金华到杭州定居。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是孤独凄凉的, 他通过回忆当年的“胜赏”,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故国之思,叹身世浮沉。

  

参考资料:

1、 荣斌.李清照:济南出版社,2010年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瑶池 寿妇人

宋代佚名

柳捻金丝花吐绣。蝶拍莺歌,来献天人寿。一点红黄眉上秀。

玻璃满泛长生酒。丁祝遐龄天样久。年年岁岁笙歌奏。

早晚郎君纡紫绶。归来色共斑衣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颂古十首 其九

宋代释昙华

丹霞寒烧木佛,院主因祸得福。可怜杜撰巡官,祇管胡卜乱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张雪湖吴山煖暧

宋代释居简

山藏晻霭树藏云,十驾难追欲去春。鳞砌古愁千万绪,因君开卷又重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集古 其一

明代申佳允

秋色正潇洒,高斋闻雁来。我心渺无际,随意坐莓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夏望夕藩臬僚长南楼玩月三首 其三

明代邓云霄

汉宫唐苑总成尘,往事消沉渭水滨。明月不随陵谷变,胜游翻与岁时新。

笙歌已换梨园调,霓羽堪招桂阙人。莫讶巍楼干象纬,德星今夜聚西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胡仲一谈嘉州淩云寺之胜王叔承欣然赋诗便欲西游邀予同作四首 其三

明代欧大任

嘉州无数好山名,雪下岷峨春水生。曾共高僧谈出世,尸陀林在钵罗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遣四首

宋代张耒

谁云造化本无情,利害乘除理甚平。
莫逐众情生愠喜,君看三四孰亏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吴氏宅观梅

元代徐贲

荒园火后遍蒿莱,赖有梅花一树开。祗恐明朝零落尽,春风无复此中来。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