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916篇诗文
清郎今是楚仪官,雁荡云山画里观。山似青鸾来九个,云非苍狗变千端。
倚门斜日枫林晚,拄笏高秋草阁寒。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
桂因招隐烟丛老,萱解忘忧露叶漙。溪上樵归风且便,源头童汲雨初乾。
乌犍耕后曾秋穫,白鹤归时及晚餐。东里迁居逢孟母,西邻醵社祀丁兰。
天边见雁归心切,月下闻蛩旅梦残。紫诰定应来绚烂,綵衣重得舞盘桓。
板舆前引行花径,竹杖旁随过药阑。春酒高堂介眉寿,更图家庆后人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