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红衣·簟枕邀凉

宋代姜夔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每日在竹枕席上乘凉,抚琴读书打发时光,即使睡醒了也觉疲惫无力量。用泉水细细地清洗,用利刀将鲜甜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着墙头把酒索,又有谁会来问候我,我不是那城南诗客。家中孤寂冷落,西风微寒,落叶的柳树,哀鸣的老蝉,都在告诉我已经到了秋天。
眼前拱桥如月,湖堤漫长,鱼儿随波嬉游,湖面飘着清香,荷花却已半数凋零枯黄。系船登岸遥望故乡,在那茫茫天际的北方。可惜在这水岸沙边,不能与旧时的美人一同游览。想问什么时候才能同赏,眼前这水乡湖塘秋日的风光?

注释
枕簟(diàn):

鉴赏

  姜白石词素以深至之情为体,以清劲之笔为用。这首《惜红衣》词,颇能见其特色。

  白石词多有序居首,此词亦然。小序述作词的起源。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丁未),白石依萧德藻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吴兴水乡,北临太湖,境内有苕、霅二溪,溪水清澈可鉴,屋宇的影子照入湖中,好像水中宫殿,故称为水晶宫。但言上白石感触最深的,还是吴兴荷花茂盛清丽。故在序中强调引用陈与义居吴兴青墩镇时写的《虞美人》词句,对荷花加以赞美。

  接着,记述丁未夏天,白石自己游吴兴之弁山千岩。“数往来红香中”一语,正印证着陈词“一路荷花相送”之句,文情隽美。荷花给予白石之感触极深,白石遂作此词。调名《惜红衣》,借取惜荷花凋零

  
姜夔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3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哀诗 其二

两汉曹植

膏沐谁为容,明镜闇不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亭图

金朝蔡圭

头无片瓦足无土,不犯清波过一生。钓得金鳞便归去,依然明月大江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 其二

宋代戴炳

绿萝翳翳结高林,烟吐霞吞一径深。半夜松凉鹤先睡,满山明月自横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田八景·剑溪渔唱

宋代李堪

水过云津势渐平,双溪滙作剑溪清。
渔舟往来无人见,隔竹时闻欸乃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风吟

宋代孔平仲

昨宵月晕大如轮,邪气来逼金波浑。嫦娥怨泣帝所闻,飞符北方起风神。

声如驱涛洗阴云,欲以快意乃自昏。纷纷欲尽江南土,散作弥天万里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临儿 其三

明代黄公辅

携母间关入楚乡,惊心烽火几傍徨。祇缘定省晨昏急,才得趋承菽水将。

两折庭枝四月恶,风凋蜀魄五更狂。情关父子诚难割,况是承祧冢子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马

明代潘希曾

龙种何人为写神,空群意气绝风尘。略施羁靮愁难驭,欲辨骊黄恐失真。

十二天闲才有几,三千騋牝总无伦。蹑云追电寻常事,看取鸣鸾曲水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墓松既成有感书事

明代李大椿

镜中双鬓已成霜,暗数流年七十强。得遂买山终老计,种来松树过人长。

姜夔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